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主办 网站无障碍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杭检先锋
杭检先锋
学党史·话心得|徐祺:追思彝海军民情 共建和谐法治国
时间:2021-10-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   阅读:

  回眸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根基,永葆司法本色。杭州市检察院坚持深学笃行,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结合,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不断掀起学习热潮。为展示学习成果,特推出“学党史·话心得”专栏,选登优秀心得体会,分享所思所感。

  日前,杭州市检察院举行“学党史·悟思想”五四主题团日暨红色故事会。“起航”“抗争”“奋进”三个篇章,10名青年检察人用赤诚和真情讲述红色历史。

  今天让我们跟随第二检察部的徐祺,感受彝海军民情。

杭州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 徐祺

 

追思彝海军民情 共建和谐法治国

  回顾百年党史,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其中,有多少英雄事迹促人砥砺奋进,有多少革命先烈让人缅怀追思,有多少奋斗精神值得传承学习。在这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这就是“彝海结盟”。

  于危机中育新机 彝海结盟救革命  

  时间回到1935年5月,正值红军长征途中,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要想跳出国民党军重兵包围圈,工农红军必须尽快渡过天险大渡河。摆在红军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条是大路,从泸沽经越西县城到大树堡通过大渡河,这条路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国民党军重兵把手,贸然强渡必然损失惨重;另一条是小路,从泸沽过冕宁,穿过彝族聚居区渡过大渡河。这条路较为隐蔽偏僻、守军较少,但是彝族老百姓常受国民党当局压迫,对汉人充满了猜忌与仇视。当年石达开选这条路渡河,就曾受到彝族人和清廷的夹击,最终兵败身死。

  为了保护革命火种,做好民族工作,穿过彝族聚居区成了红军唯一的选择。

  刚开始,彝族老百姓把红军也当成了旧式军队,先遣团被彝民拦住了去路,有红军战士因为严守不准开枪的命令而被缴了械,只好返回原驻地。危急时刻,群众工作队长萧华耐心地向彝民解说红军的政策——“红军与国民党军不同,是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农红军不是石达开”。

  看到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又听了红军耐心的解释,彝族老百姓终于放下了戒心。首领小叶丹与司令员刘伯承歃血为盟,七天七夜亲自引路,为红军后来成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许多彝族青年也自愿参加红军,在彝区埋下了革命火种。

  后来,红军将一面红旗授予了彝族部落,红旗上写着“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它代表着彝族同胞与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担负起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

  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有新使命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崇尚民族平等、反对压迫和歧视的理念,肇始于红军时期的具体工作,弘扬于万里长征的伟大实践,更铭刻在新中国的宪法之中。

  革命战争时期,处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下的工农红军,与彝族百姓融为一体,共同保护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当前,中国共产党通过精准扶贫,解决了包括彝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的吃饭、教育和住房问题,完成了脱贫攻坚、实现了共同富裕。这充分展示了我党、我军取得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不是依靠巧取豪夺和武力压迫,而是靠对各民族各阶级实施平等团结互利的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张军检察长指出“人民的支持,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检察干警,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会遇到汉族的嫌疑人、被害人,也会遇到少数民族的嫌疑人、被害人,唯有秉承严谨认真的工作要求、民族平等的基本立场、理性谦抑的司法理念,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做好案件的后半篇文章,才能有效推动案结事了,推动和谐法治社会建设,将红军时期建立的“彝海军民情”落到实处。

  我也会坚守初心,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让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暖。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杭检先锋

学党史·话心得|徐祺:追思彝海军民情 共建和谐法治国

时间:2021-10-08  作者:  新闻来源:  

  回眸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根基,永葆司法本色。杭州市检察院坚持深学笃行,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结合,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不断掀起学习热潮。为展示学习成果,特推出“学党史·话心得”专栏,选登优秀心得体会,分享所思所感。

  日前,杭州市检察院举行“学党史·悟思想”五四主题团日暨红色故事会。“起航”“抗争”“奋进”三个篇章,10名青年检察人用赤诚和真情讲述红色历史。

  今天让我们跟随第二检察部的徐祺,感受彝海军民情。

杭州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 徐祺

 

追思彝海军民情 共建和谐法治国

  回顾百年党史,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其中,有多少英雄事迹促人砥砺奋进,有多少革命先烈让人缅怀追思,有多少奋斗精神值得传承学习。在这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这就是“彝海结盟”。

  于危机中育新机 彝海结盟救革命  

  时间回到1935年5月,正值红军长征途中,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要想跳出国民党军重兵包围圈,工农红军必须尽快渡过天险大渡河。摆在红军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条是大路,从泸沽经越西县城到大树堡通过大渡河,这条路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国民党军重兵把手,贸然强渡必然损失惨重;另一条是小路,从泸沽过冕宁,穿过彝族聚居区渡过大渡河。这条路较为隐蔽偏僻、守军较少,但是彝族老百姓常受国民党当局压迫,对汉人充满了猜忌与仇视。当年石达开选这条路渡河,就曾受到彝族人和清廷的夹击,最终兵败身死。

  为了保护革命火种,做好民族工作,穿过彝族聚居区成了红军唯一的选择。

  刚开始,彝族老百姓把红军也当成了旧式军队,先遣团被彝民拦住了去路,有红军战士因为严守不准开枪的命令而被缴了械,只好返回原驻地。危急时刻,群众工作队长萧华耐心地向彝民解说红军的政策——“红军与国民党军不同,是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农红军不是石达开”。

  看到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又听了红军耐心的解释,彝族老百姓终于放下了戒心。首领小叶丹与司令员刘伯承歃血为盟,七天七夜亲自引路,为红军后来成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许多彝族青年也自愿参加红军,在彝区埋下了革命火种。

  后来,红军将一面红旗授予了彝族部落,红旗上写着“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它代表着彝族同胞与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担负起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

  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有新使命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崇尚民族平等、反对压迫和歧视的理念,肇始于红军时期的具体工作,弘扬于万里长征的伟大实践,更铭刻在新中国的宪法之中。

  革命战争时期,处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下的工农红军,与彝族百姓融为一体,共同保护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当前,中国共产党通过精准扶贫,解决了包括彝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的吃饭、教育和住房问题,完成了脱贫攻坚、实现了共同富裕。这充分展示了我党、我军取得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不是依靠巧取豪夺和武力压迫,而是靠对各民族各阶级实施平等团结互利的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张军检察长指出“人民的支持,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检察干警,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会遇到汉族的嫌疑人、被害人,也会遇到少数民族的嫌疑人、被害人,唯有秉承严谨认真的工作要求、民族平等的基本立场、理性谦抑的司法理念,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做好案件的后半篇文章,才能有效推动案结事了,推动和谐法治社会建设,将红军时期建立的“彝海军民情”落到实处。

  我也会坚守初心,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让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