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主办 网站无障碍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杭检先锋
杭检先锋
【致敬蒋春尧同志】金晶:这些细碎而温暖的小事是无可替代的情感链接
时间:2022-08-29  作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 】   阅读:

  未能早些认识蒋处,是遗憾;能以文字致敬英模,是幸运。从素昧平生到由衷敬佩,撰写人物稿件的过程,是内心饱受冲击的过程,抽丝剥茧、刨根问底,只为更好呈现出人物的本真。那么善良、那么勤奋、那么能干,帮助过那么多人、为那么多人所不舍的好人。今天让我们跟随市院宣教处干警金晶的笔触,继续缅怀可亲可敬的蒋处。

 
这些细碎而温暖的小事是无可替代的情感链接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宣传教育处三级主任科员 金晶
  “那天家里灯泡暗了,我的心突然沉了下去,这些平时都是他修的。现在怎么办,我不会啊。”
  密闭的空间里,只有我和她两个人,蒋春尧的爱人突然说起了生活琐事。
  这个时候,我才真切地意识到,当丈夫离开之后,女人无法承受的,是生活中一件件抽丝剥茧的小事:没有人修灯泡了、没有米了,回到家没有声响了。
  蒋处因公牺牲的第二天上午,我和另外四名同志接到任务一同前往蒋处家中,碰头时众人面面相觑。40分钟的车程,车内静悄悄的,满肚子的疑问聚拢在眉间。
  在凌乱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啜泣声中,我一点点拼凑出蒋处的样子。出生在浙江诸暨农村的他,是家中长子,幼年不仅要帮大人干农活,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他先是完成了造船专业的深造,进入工厂工作,1991年12月通过招录考试进入检察系统,从检三十来年了。
  实在遗憾,和很多人一样,我是在他牺牲后第一次认识他,又在一点点了解他的为人处事后被深深打动。这种感动如同绵绵春雨,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田。
  妻子口中的丈夫是个全方位劳心的人,工作很忙,同时也很顾家。会为她做好可口的饭菜,会记得她的喜好,会亲手制作一盏小夜灯放在床头。每个月,他们都会开车回诸暨老家,他们总会带上一些不贵重但实用的生活用品,其中必带的是母亲喜欢的日晒面,还会另外多准备十来份,供她分给村里的亲朋好友。
  这份感动源于他待家人,何其体贴入微。
  回院后,我轻轻推开了蒋处办公室半掩的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案卷材料,工作笔记夹杂其中,垒成几叠,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可能涉及罪名的司法解释和不同罪名的区分。在同事的回忆中,他扶着老花镜,从专业书籍中“抠”出字字句句的画面,清晰如昨。
  他被同事们称为“定海神针”,被公安兄弟夸赞“办案很有一套”,遇到疑难复杂案件,他喜欢画出关系图,串联案件事实和证据,一个个棘手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成如容易却艰辛,半路出家学习法律知识,为了成为大家口中的“业务大神”,他狠下了一番苦工。
  扎进专班,半年无休;跨国追凶,敢于拍板;蒸笼天辗转多地提审37人,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任务。我想起那句,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他不是天生的法科大拿,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勤勉钻研、刻苦求学,这才成为了所在领域的专家。并不是时间对他尤其慷慨,是他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成了赢家。
  这份感动源于他对事业,何其丹心赤忱。
  根据院领导指示,宣教处的同仁们强忍着悲痛开设了【致敬蒋春尧同志】专栏,追思的文章像雪花一样飘进了处里,千言万语,是道不尽的想念和不舍。他拿自己做例子鼓励年轻人,说“我以前都不是学法律的,凭着自己的努力也在办案,你们是法本出身,肯定比我更强”。他手把手教导新人询问讯问、审查报告撰写、证据梳理等方法,见对方压力大,说“我陪你去开庭!”他看年轻员额检察官面露难色,主动说“别担心,我陪你一起去沟通案件补充侦查工作。”
  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蒋处与同事们的工作交流之外,还有一些日常互动的细节。叮咛的话语犹在耳边,她写“厚谊常存魂梦中”;分享的糕点还未吃完,她叹“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幽默的调侃还想多听几遍,他道“斯人已逝,忧思长存”。很多细微而温暖的小事,正是蒋处和他人之间无可替代的情感链接,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意外,可能会继续长久沉默不被人熟知。因为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那些珍藏心底的感动在不经意间浸润人心、湿润眼眶,一如蒋处给我的印象,低调质朴、不事声张。
  这份感动源于他传薪火,何其坦荡无私。
  这种感动,还源于他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一起民事抗诉监督案件成为了蒋处生前牵挂的最后一起案件,为了4岁的琪琪(化名),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办案团队延续了他的办案思路。不久前,琪琪终于拿到了自己的抚恤金,推送案件办理的蒋处却没能看到这一结果。而这,只是他从检30年来,参与指导和办理的2900余件案件之一。
  这份感动源于他为人民,何其殚精竭虑。
  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没有恢弘华丽的场景,感动来自心灵上的深切共鸣,成为了一份珍贵的回忆。有幸记录这一程山高水远十里相送,有幸用笔触缅怀蒋处伟大而平凡的一生。承志前行,未敢忘。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杭检先锋

【致敬蒋春尧同志】金晶:这些细碎而温暖的小事是无可替代的情感链接

时间:2022-08-29  作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未能早些认识蒋处,是遗憾;能以文字致敬英模,是幸运。从素昧平生到由衷敬佩,撰写人物稿件的过程,是内心饱受冲击的过程,抽丝剥茧、刨根问底,只为更好呈现出人物的本真。那么善良、那么勤奋、那么能干,帮助过那么多人、为那么多人所不舍的好人。今天让我们跟随市院宣教处干警金晶的笔触,继续缅怀可亲可敬的蒋处。

 
这些细碎而温暖的小事是无可替代的情感链接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宣传教育处三级主任科员 金晶
  “那天家里灯泡暗了,我的心突然沉了下去,这些平时都是他修的。现在怎么办,我不会啊。”
  密闭的空间里,只有我和她两个人,蒋春尧的爱人突然说起了生活琐事。
  这个时候,我才真切地意识到,当丈夫离开之后,女人无法承受的,是生活中一件件抽丝剥茧的小事:没有人修灯泡了、没有米了,回到家没有声响了。
  蒋处因公牺牲的第二天上午,我和另外四名同志接到任务一同前往蒋处家中,碰头时众人面面相觑。40分钟的车程,车内静悄悄的,满肚子的疑问聚拢在眉间。
  在凌乱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啜泣声中,我一点点拼凑出蒋处的样子。出生在浙江诸暨农村的他,是家中长子,幼年不仅要帮大人干农活,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他先是完成了造船专业的深造,进入工厂工作,1991年12月通过招录考试进入检察系统,从检三十来年了。
  实在遗憾,和很多人一样,我是在他牺牲后第一次认识他,又在一点点了解他的为人处事后被深深打动。这种感动如同绵绵春雨,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田。
  妻子口中的丈夫是个全方位劳心的人,工作很忙,同时也很顾家。会为她做好可口的饭菜,会记得她的喜好,会亲手制作一盏小夜灯放在床头。每个月,他们都会开车回诸暨老家,他们总会带上一些不贵重但实用的生活用品,其中必带的是母亲喜欢的日晒面,还会另外多准备十来份,供她分给村里的亲朋好友。
  这份感动源于他待家人,何其体贴入微。
  回院后,我轻轻推开了蒋处办公室半掩的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案卷材料,工作笔记夹杂其中,垒成几叠,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可能涉及罪名的司法解释和不同罪名的区分。在同事的回忆中,他扶着老花镜,从专业书籍中“抠”出字字句句的画面,清晰如昨。
  他被同事们称为“定海神针”,被公安兄弟夸赞“办案很有一套”,遇到疑难复杂案件,他喜欢画出关系图,串联案件事实和证据,一个个棘手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成如容易却艰辛,半路出家学习法律知识,为了成为大家口中的“业务大神”,他狠下了一番苦工。
  扎进专班,半年无休;跨国追凶,敢于拍板;蒸笼天辗转多地提审37人,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任务。我想起那句,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他不是天生的法科大拿,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勤勉钻研、刻苦求学,这才成为了所在领域的专家。并不是时间对他尤其慷慨,是他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成了赢家。
  这份感动源于他对事业,何其丹心赤忱。
  根据院领导指示,宣教处的同仁们强忍着悲痛开设了【致敬蒋春尧同志】专栏,追思的文章像雪花一样飘进了处里,千言万语,是道不尽的想念和不舍。他拿自己做例子鼓励年轻人,说“我以前都不是学法律的,凭着自己的努力也在办案,你们是法本出身,肯定比我更强”。他手把手教导新人询问讯问、审查报告撰写、证据梳理等方法,见对方压力大,说“我陪你去开庭!”他看年轻员额检察官面露难色,主动说“别担心,我陪你一起去沟通案件补充侦查工作。”
  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蒋处与同事们的工作交流之外,还有一些日常互动的细节。叮咛的话语犹在耳边,她写“厚谊常存魂梦中”;分享的糕点还未吃完,她叹“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幽默的调侃还想多听几遍,他道“斯人已逝,忧思长存”。很多细微而温暖的小事,正是蒋处和他人之间无可替代的情感链接,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意外,可能会继续长久沉默不被人熟知。因为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那些珍藏心底的感动在不经意间浸润人心、湿润眼眶,一如蒋处给我的印象,低调质朴、不事声张。
  这份感动源于他传薪火,何其坦荡无私。
  这种感动,还源于他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一起民事抗诉监督案件成为了蒋处生前牵挂的最后一起案件,为了4岁的琪琪(化名),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办案团队延续了他的办案思路。不久前,琪琪终于拿到了自己的抚恤金,推送案件办理的蒋处却没能看到这一结果。而这,只是他从检30年来,参与指导和办理的2900余件案件之一。
  这份感动源于他为人民,何其殚精竭虑。
  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没有恢弘华丽的场景,感动来自心灵上的深切共鸣,成为了一份珍贵的回忆。有幸记录这一程山高水远十里相送,有幸用笔触缅怀蒋处伟大而平凡的一生。承志前行,未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