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主办 网站无障碍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杭检先锋
杭检先锋
陈萍:行远自迩共赴数字时代之约
时间:2023-09-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   阅读:

一袭“检察蓝”,是矢志如初的法治信念,是公平正义的信仰航标;一颗赤子心,以怀抱星辰大海的热忱,去诠释果敢无畏的检察担当。风雨兼程中守护公正,草蛇灰线里探究真相,倾心写人生,岁月吐芳华。为展示杭检风采,讲述杭检故事,特推出“钱塘检事”专栏,选登优秀工作札记,分享检路历程。

今天推送临平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陈萍的《行远自迩共赴数字时代之约》,一起聆听数字检察的探索之路。

临平区人民检察院 陈萍


行远自迩共赴数字时代之约

陆续接到在外地检察系统工作的同学来电,说要在数字检察方面向浙江取经,这勾起我脑海里在数字检察探索中的一帧帧画面,探索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对数字检察的理解,经历了从最初基于其技术含量高而产生的“深不可测”的莫名恐慌,到理念转变后“妙不可言”的由衷赞叹,再到模型成功应用后对其未来前景“势不可挡”的肯定期许。

数字检察的“道”与“器”

万事开头难。两年多前,我也是数据小白,对“数字检察”带着神秘的敬畏,听着“建模”“算法”“算子”等概念,如云山雾罩,不知所谓。后来,我开始了如饥似渴的理论知识学习,虚心向身边的专家请教、组织科室进行头脑风暴、对上级院编发的模型进行“庖丁解牛”……一点一点地“吃透”了监督点、监督规则、数据来源、运算原理、重点数据分析等。那时的自己,就如同备考的学生,每解出一题,都会欣喜。通过边学、边思、边悟的钻研,我终于体会到了数字检察的真谛:其一,数字化与检察业务不是两张皮,其源于业务,也最终服务于业务,这就是数字检察领域的“道”与“器”的关系。其二,数字检察就是要通过数据的联通、碰撞,打破个案之间、个案与社会现象之间、检察工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分割,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推动整个社会治理的进步,有效地预防了类案的发生,彰显了检察工作造福百姓的本色。

理念一变天地宽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的改变使我在工作中不再局限于就案办案,而是以“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为思维路径,当起了案卷“放大镜”,认真审视自己经手的每一案。为寻找线索来源,每个双休日都会抽一天把本部门已办案件再看一遍,被同事们戏称为“回头看”小能手。靠着这种“笨鸟先飞”的拼搏劲,终于建立起了“数字检察”线索库,不但有数量的积累,还根据未来可培育方向进行分类,并本着“融合式监督”的理念,及时向其他业务条线传递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本部门正在培育的几个项目都源自这番“地毯式”的搜索。我还组建了科室数字检察小组,对入库线索,专人负责、项目化管理,并联络兄弟部门开展融合研判、查办,最大限度释放监督效能。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换来了整个部门理念和行动上的“迭代升级”,在杭州市第二届数字建模大赛上,源自我们部门的三个模型全部跻身“十佳”,并入选杭州市的“大数据法律监督”专著。其中,“消防领域中介组织业态治理”模型后续参加全省建模大赛,获得第一名的佳绩,并被推荐参加国赛;“黄毒合流”型案件类案监督案还获评“杭州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典型案例”。

让“数字检察”成为社会治理的“倍增器”

每个案件反映的可能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有可能是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问题。面对海量数据,我们不仅要用数字化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更应让数字检察成为社会治理的“倍增器”,因为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拓宽治理的着眼点、提升参与治理的精准性。例如,2021年10月,我在办案中发现辖区内有餐饮企业正在使用一种“生物油”的新型燃料。这是一种醇基燃料,主要成分是甲醇,即使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也易燃易爆,具有危险性。“虽然不合规,但同行都是这样做的。”接受讯问时,犯罪嫌疑人的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辖区内是否还有其他储存、贩卖“生物油”的非法窝点?由此,我想到了光办案是远远不够的,推动社会治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为此,我搭建了“新型燃料民用领域监督治理”数字模型,从中发现涉刑线索4条;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群策群力,出台了《临平区新型燃料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起辖区新型燃料安全监管的闭环管理,同时与“生物油”来源地、灶具生产地的相关监管单位加强联动配合,通过发送风险提示函、跨区域研讨等方式共商监管难题,筑牢燃料安全“防火墙”。该模型的应用治理成效获省院条线专刊转发,并获得最高检官微刊载,同时该案例还入选了“杭州市检察机关护航打好亚运攻坚仗典型案事例”。

已有的成绩,既是过往,也是鞭策。时刻提醒着我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和全国数字检察洪流中,既要做一名专业精湛的检察人,也要做一个思路开阔的数据人,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共赴数字之约,走好数字检察“重塑变革”之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杭检先锋

陈萍:行远自迩共赴数字时代之约

时间:2023-09-06  作者:  新闻来源:  

一袭“检察蓝”,是矢志如初的法治信念,是公平正义的信仰航标;一颗赤子心,以怀抱星辰大海的热忱,去诠释果敢无畏的检察担当。风雨兼程中守护公正,草蛇灰线里探究真相,倾心写人生,岁月吐芳华。为展示杭检风采,讲述杭检故事,特推出“钱塘检事”专栏,选登优秀工作札记,分享检路历程。

今天推送临平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陈萍的《行远自迩共赴数字时代之约》,一起聆听数字检察的探索之路。

临平区人民检察院 陈萍


行远自迩共赴数字时代之约

陆续接到在外地检察系统工作的同学来电,说要在数字检察方面向浙江取经,这勾起我脑海里在数字检察探索中的一帧帧画面,探索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对数字检察的理解,经历了从最初基于其技术含量高而产生的“深不可测”的莫名恐慌,到理念转变后“妙不可言”的由衷赞叹,再到模型成功应用后对其未来前景“势不可挡”的肯定期许。

数字检察的“道”与“器”

万事开头难。两年多前,我也是数据小白,对“数字检察”带着神秘的敬畏,听着“建模”“算法”“算子”等概念,如云山雾罩,不知所谓。后来,我开始了如饥似渴的理论知识学习,虚心向身边的专家请教、组织科室进行头脑风暴、对上级院编发的模型进行“庖丁解牛”……一点一点地“吃透”了监督点、监督规则、数据来源、运算原理、重点数据分析等。那时的自己,就如同备考的学生,每解出一题,都会欣喜。通过边学、边思、边悟的钻研,我终于体会到了数字检察的真谛:其一,数字化与检察业务不是两张皮,其源于业务,也最终服务于业务,这就是数字检察领域的“道”与“器”的关系。其二,数字检察就是要通过数据的联通、碰撞,打破个案之间、个案与社会现象之间、检察工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分割,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推动整个社会治理的进步,有效地预防了类案的发生,彰显了检察工作造福百姓的本色。

理念一变天地宽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的改变使我在工作中不再局限于就案办案,而是以“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为思维路径,当起了案卷“放大镜”,认真审视自己经手的每一案。为寻找线索来源,每个双休日都会抽一天把本部门已办案件再看一遍,被同事们戏称为“回头看”小能手。靠着这种“笨鸟先飞”的拼搏劲,终于建立起了“数字检察”线索库,不但有数量的积累,还根据未来可培育方向进行分类,并本着“融合式监督”的理念,及时向其他业务条线传递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本部门正在培育的几个项目都源自这番“地毯式”的搜索。我还组建了科室数字检察小组,对入库线索,专人负责、项目化管理,并联络兄弟部门开展融合研判、查办,最大限度释放监督效能。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换来了整个部门理念和行动上的“迭代升级”,在杭州市第二届数字建模大赛上,源自我们部门的三个模型全部跻身“十佳”,并入选杭州市的“大数据法律监督”专著。其中,“消防领域中介组织业态治理”模型后续参加全省建模大赛,获得第一名的佳绩,并被推荐参加国赛;“黄毒合流”型案件类案监督案还获评“杭州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典型案例”。

让“数字检察”成为社会治理的“倍增器”

每个案件反映的可能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有可能是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问题。面对海量数据,我们不仅要用数字化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更应让数字检察成为社会治理的“倍增器”,因为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拓宽治理的着眼点、提升参与治理的精准性。例如,2021年10月,我在办案中发现辖区内有餐饮企业正在使用一种“生物油”的新型燃料。这是一种醇基燃料,主要成分是甲醇,即使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也易燃易爆,具有危险性。“虽然不合规,但同行都是这样做的。”接受讯问时,犯罪嫌疑人的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辖区内是否还有其他储存、贩卖“生物油”的非法窝点?由此,我想到了光办案是远远不够的,推动社会治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为此,我搭建了“新型燃料民用领域监督治理”数字模型,从中发现涉刑线索4条;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群策群力,出台了《临平区新型燃料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起辖区新型燃料安全监管的闭环管理,同时与“生物油”来源地、灶具生产地的相关监管单位加强联动配合,通过发送风险提示函、跨区域研讨等方式共商监管难题,筑牢燃料安全“防火墙”。该模型的应用治理成效获省院条线专刊转发,并获得最高检官微刊载,同时该案例还入选了“杭州市检察机关护航打好亚运攻坚仗典型案事例”。

已有的成绩,既是过往,也是鞭策。时刻提醒着我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和全国数字检察洪流中,既要做一名专业精湛的检察人,也要做一个思路开阔的数据人,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共赴数字之约,走好数字检察“重塑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