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主办 网站无障碍
今天是:

 

最美检察人
周昆:数智展芳华 巾帼勇担当
时间:2023-04-1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   阅读:


有激情、肯钻研、有想法、有韧劲,是大家对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周昆的一致评价。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她敢为人先,勇闯数字检察无人区,以智慧为仞一路破冰,以精益为精雕琢数字应用场景,深挖检察业务中的“真”需求,用巾帼之智展现芳华。


“技术+ ”

碰撞出检察数智“新花火”


“起初我以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想到最后还是一点点把它‘啃’了下来。”2019年初,从技术转岗到案管不到一年的周昆接到一项“不容易”的工作任务——独立撰写“法律监督工作年度报告”,以专题报告形式向党委全面汇报一年来法律监督工作情况,这在全省乃至全国是头一次。


接手这个任务后,周昆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在报告撰写上。六十多晚挑灯,夙兴夜寐,十八次修改稿件,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圆满完成任务。


报告完成后,周昆突然迸发出新的思路——能不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检察监督助力、为党委政府决策参考。这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周昆仔细钻研、反复推敲,陆续开发了“法治地图”“检察绩效分析评价”“核心业务数据研判系统”,一经上线,获得广泛好评。


尤其“法治地图”“六大法治指数”精准聚焦风险领域是周昆运用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助力检察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次尝试。


辖区涉众型金融犯罪存在异常,立即起草《涉众型经济犯罪态势分析报告》向党委汇报;辖区某商住公寓楼“黄赌毒”犯罪高发聚集,立即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对2900余户业(租)户开展拉网式摸排,加强楼区治安管理......这背后是“法治地图”的精准巡航、实时预警。该项创新被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并被写入《浙江数字检察建设“十四五”规划》在全省检察系统推广应用。


乘“数”而上

注入法律监督“新动能”


法律监督线索来源狭窄,监督数据应用不够充分,业务与技术融合不够深入等一直是法律监督工作的痛点,如何破题解题?周昆有主意。她在全市首创数字化融合监督工作机制,构建“个案线索发现—数据分析研判—线索流转交办—开展融合监督—监督成果转化”五步走的监督办案模式,打破部门职能固有分工,提升法律监督效能。


她还配套搭建“数智监督云平台”,整合检察系统内部数据,打通司法行政外部数据,让丰富的数据资源成为法律监督的“千里眼”“顺风耳”,及时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监督业务逻辑梳理成数字化模型汇入平台,面向“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智能分析监督线索,向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移送监督线索数千条,支撑办理了刑事立案监督、民事虚假诉讼监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个人信息公益保护、司法救助等一批类案。


这一创新做法被评为2021年度杭州市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她还代表杭州在全省数字检察研修班上作经验交流。


能动融入

探索社会治理“新解法”


2021年6月,周昆在撰写业务态势分析报告时,敏锐地发现辖区注册空壳公司用于违法犯罪的现象多发,立即与刑检、行政的检察官组成办案团队开展监督治理。


她创建大数据算法模型,摸排出为实施犯罪提供帮助的空壳公司400余家,督促相关部门启动清理。“在办案中,我们发现数据壁垒、机制不畅、难以形成打防链条往往是犯罪分子‘瞒天过海’的核心原因。”为寻找扩大办案效果的最优解,她和团队多次走访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共商对策,推动破除数据壁垒,为协同治理凝聚合力。


在她的积极推动下,由拱墅区委政法委牵头,检察院与市场监管、人社、税务等五部门共建“法治营商环境共护”多跨协同场景,以行刑共治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空壳公司清理整治,为打造法治营商环境、促进共富示范建设助力。“空壳公司”监督治理案件的办理被评为全省数字检察精品案例、最高检指导性案例。以该案办理经验为样板,全省启动了专项治理,孵化出涉诈类、康养类、涉税类、骗取补贴类、中介类等11个空壳公司数字化监督治理模型,“法治营商环境共护”也实现“一域突破、全省共享”,被列入全省重大改革项目“一本账S2”,并获评全省数字法治好应用。


面对数字检察这一“新蓝海”,周昆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检验边提升,推动基层实践上升为理论成果。参加最高检数字检察相关课题4个,参加国家级试点任务2项,撰写调研文章9篇,多篇在知名期刊刊发。工作经验被新华社、最高检《检察日报》头版、中国新闻网、中国长安网等多个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专题活动>最美检察人

周昆:数智展芳华 巾帼勇担当

时间:2023-04-14  作者:  新闻来源:  


有激情、肯钻研、有想法、有韧劲,是大家对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周昆的一致评价。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她敢为人先,勇闯数字检察无人区,以智慧为仞一路破冰,以精益为精雕琢数字应用场景,深挖检察业务中的“真”需求,用巾帼之智展现芳华。


“技术+ ”

碰撞出检察数智“新花火”


“起初我以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想到最后还是一点点把它‘啃’了下来。”2019年初,从技术转岗到案管不到一年的周昆接到一项“不容易”的工作任务——独立撰写“法律监督工作年度报告”,以专题报告形式向党委全面汇报一年来法律监督工作情况,这在全省乃至全国是头一次。


接手这个任务后,周昆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在报告撰写上。六十多晚挑灯,夙兴夜寐,十八次修改稿件,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圆满完成任务。


报告完成后,周昆突然迸发出新的思路——能不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检察监督助力、为党委政府决策参考。这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周昆仔细钻研、反复推敲,陆续开发了“法治地图”“检察绩效分析评价”“核心业务数据研判系统”,一经上线,获得广泛好评。


尤其“法治地图”“六大法治指数”精准聚焦风险领域是周昆运用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助力检察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次尝试。


辖区涉众型金融犯罪存在异常,立即起草《涉众型经济犯罪态势分析报告》向党委汇报;辖区某商住公寓楼“黄赌毒”犯罪高发聚集,立即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对2900余户业(租)户开展拉网式摸排,加强楼区治安管理......这背后是“法治地图”的精准巡航、实时预警。该项创新被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并被写入《浙江数字检察建设“十四五”规划》在全省检察系统推广应用。


乘“数”而上

注入法律监督“新动能”


法律监督线索来源狭窄,监督数据应用不够充分,业务与技术融合不够深入等一直是法律监督工作的痛点,如何破题解题?周昆有主意。她在全市首创数字化融合监督工作机制,构建“个案线索发现—数据分析研判—线索流转交办—开展融合监督—监督成果转化”五步走的监督办案模式,打破部门职能固有分工,提升法律监督效能。


她还配套搭建“数智监督云平台”,整合检察系统内部数据,打通司法行政外部数据,让丰富的数据资源成为法律监督的“千里眼”“顺风耳”,及时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监督业务逻辑梳理成数字化模型汇入平台,面向“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智能分析监督线索,向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移送监督线索数千条,支撑办理了刑事立案监督、民事虚假诉讼监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个人信息公益保护、司法救助等一批类案。


这一创新做法被评为2021年度杭州市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她还代表杭州在全省数字检察研修班上作经验交流。


能动融入

探索社会治理“新解法”


2021年6月,周昆在撰写业务态势分析报告时,敏锐地发现辖区注册空壳公司用于违法犯罪的现象多发,立即与刑检、行政的检察官组成办案团队开展监督治理。


她创建大数据算法模型,摸排出为实施犯罪提供帮助的空壳公司400余家,督促相关部门启动清理。“在办案中,我们发现数据壁垒、机制不畅、难以形成打防链条往往是犯罪分子‘瞒天过海’的核心原因。”为寻找扩大办案效果的最优解,她和团队多次走访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共商对策,推动破除数据壁垒,为协同治理凝聚合力。


在她的积极推动下,由拱墅区委政法委牵头,检察院与市场监管、人社、税务等五部门共建“法治营商环境共护”多跨协同场景,以行刑共治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空壳公司清理整治,为打造法治营商环境、促进共富示范建设助力。“空壳公司”监督治理案件的办理被评为全省数字检察精品案例、最高检指导性案例。以该案办理经验为样板,全省启动了专项治理,孵化出涉诈类、康养类、涉税类、骗取补贴类、中介类等11个空壳公司数字化监督治理模型,“法治营商环境共护”也实现“一域突破、全省共享”,被列入全省重大改革项目“一本账S2”,并获评全省数字法治好应用。


面对数字检察这一“新蓝海”,周昆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检验边提升,推动基层实践上升为理论成果。参加最高检数字检察相关课题4个,参加国家级试点任务2项,撰写调研文章9篇,多篇在知名期刊刊发。工作经验被新华社、最高检《检察日报》头版、中国新闻网、中国长安网等多个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